精选分类 男生女生书库完本排行书单专题原创专区
笔趣阁 >玄幻 >攻玉 >48、第 48 章

攻玉 48、第 48 章

作者:凝陇分类:玄幻更新时间:2024-05-02 18:46:26来源:笔趣阁VIP

昌宜只好对陈二娘说 “要不你先接着往下说吧, 回头等阿大哥哥闲下来了,我们再问问他这妖怪什么来头。”

陈二娘摇了摇头 “剩下的事我也不知道了,我乳娘只告诉了我这些。”

阿芝很好奇 “出事的那家客栈离长安远么?”

陈二娘想了想 “不算太远,我乳娘是同州人, 那客栈就在同州来长安的半路上。”

昌宜问 “出了这样的人命案, 客栈一定有人报官, 你乳娘可听说当地州府怎么说的?”

“听说官府正四处找寻凶手,不过好像没什么头绪。”

“凶手?”众人疑惑, “官府怀疑是凶徒做的?”

陈二娘涨红了脸 “兴许是吧……我乳娘说官府查到那对夫妇在家乡跟人结了仇, 丈夫带着怀孕的妻子来长安就是为了避难,官府怀疑是仇家追来下的手,那几日盘查不少了过往的行人……我乳娘也是被官府拦住诘问才知出了事。”

“照这么说,那对夫妻也有可能不是被妖怪谋害的?”

有几位胆子大的小娘子忍不住议论起来 “如果不是妖怪害的,凶徒明知杀了母亲胎儿也活不了了,何必把胎儿也偷走,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而且当晚邻房有人听到婴儿的哭声, 哭声断不可能是胎儿发出来的,凶手既是来寻仇, 也不会把自家孩子带上,所以那哭声究竟是谁的?”

大伙越想越觉得后颈发凉 “快别说了吧,不论是妖邪做的还是凶徒做的,这……这都太邪门了。”

滕玉意面上在听故事,注意力却全放在甲板上的卢兆安和蔺承佑身上,两人还在聊, 并且似乎越聊越投机,平日不见得蔺承佑对卢兆安这般热络,突然如此定是查到了什么。

可惜离得太远了, 不然还可以偷听几句。

她左右瞄瞄,咦,绍棠跑哪去了,他一心要替姐姐出一口恶气,机会这不是来了。

船舱里已经开始讨论下一个该轮到谁讲故事了,可惜不少小娘子被刚才的故事吓破了胆,别说接着讲奇闻诡事,连听也不敢听了。

众女唯恐昌宜公主和阿芝郡主不肯罢休,赶忙转移话题 “两位殿下,我阿娘说,今日皇后在席上说要重开云隐书院,不知此事是不是真的。”

昌宜性情同父兄一样宽和,闻言颔首道 “阿爷和阿娘是有这个打算,不过书院不在原来云隐书院的旧址,而是选在了金仙女冠观,书院名字也不叫‘云隐’了,新名字还没拟定。”

众人心里隐约能猜到缘故,云隐书院当年曾发生过不少诡事,据说与圣人的生母蕙妃有关,书院关闭这么多年,正因为那是圣人的伤心地,即便朝廷出于种种缘故重开,圣人也断不可能同意沿用原址。

这时坐在昌宜身边的一位红衣小娘子开了腔 “殿下,听说当年书院招学生有种种定例,譬如只招六品以上官员的女儿,名额也有限制,不知这回迁址后,招学生的规矩是否还跟从前一样。”

说这话的是御史中丞武如筠的次女武绮,她生就一对飞扬的凤目,性子极飒爽,说笑时语调清脆圆润,仿佛珠翠撒落玉盘。

滕玉意前世就在大明宫见过武绮,那时武绮同她一样,也在太子妃遴选名册上。武绮似乎酷爱朱红,大明宫觐见皇后那次就穿着红裙,今日又穿一身石榴红花鸟金丝纹纱笼裙。

昌宜对武绮说 “我也不大清楚。阿爷和阿娘一贯不喜这些迂腐的规矩,但新书院只有那么大,要是来者不拒,书院就该塞不下了,所以我猜人数是有限定的,顶多百八十人吧。”

诸人面色各异,朝廷的女子书院历来有为皇室选亲之意,进了书院念书,也就意味着可能被朝廷指婚,别的世族也就罢了,说起皇室子弟……当今圣人不充内宫,兄弟子侄也少,真正到了指婚年纪的,只有太子、二皇子、蔺承佑和淳安郡王了。

女孩们的脸庞慢慢爬满了红霞。

滕玉意却暗暗蹙眉,谁愿意被朝廷指婚?她的亲事只能她自己说了算,阿爷必定早就听到了风声,待明日回了长安,需得问问阿爷才好。

忽觉船身轻轻晃动,昌宜和阿芝问出什么事了。

宫人进来笑说 “皇后和太子殿下也来水烟湖了,太子殿下令人在岸上挂了字谜灯笼,说今晚要猜字谜玩。”

昌宜和阿芝当即欢呼起来 “快令人把船靠到烟霞台,顺便在屋里搭个炙肉架,阿大哥哥钓鱼钓了这么久,鱼篓里应该有不少鱼了,待会就让太子哥哥和阿大哥哥替我们烤鱼吃。”

此话一出,舱中人也随着起了身,滕玉意和杜庭兰出了舱,蔺承佑和卢兆安早就不在甲板上了,迎面瞧见了杜绍棠,杜绍棠昂着脑袋在人群里找寻什么,冷不丁看见滕玉意和杜庭兰,他神色一松,逆着人潮迎过来。

“阿姐,玉表姐。”

滕玉意心中一动,看来绍棠把她的话听进去了,先前甲板上人来人往,绍棠一定没少留意卢兆安和蔺承佑的谈话。

果不其然,一等上了岸,杜绍棠就把滕玉意和杜庭兰拉到一边,悄声说 “蔺承佑跟卢兆安说的那番话我听见了几句,他问卢兆安跟胡季真熟不熟。”

杜庭兰本来要用帕子替弟弟拭汗,听了这话动作一顿 “胡季真?”

“你们应该在成王府见过他。他是我国子监的同窗,也是静德郡主的四季诗社中的一员。”

滕玉意讶然道 “原来是他。阿姐,你还记得我们上回在成王府遇到尸邪,我和你把青云观的符箓分发给众人,卢兆安和这位胡公子本是共用一张,可真等到尸邪来时,卢兆安却抢走符箓只顾自己逃命,害得胡公子被尸邪指使的傀儡捉住,险些丢了性命。”

说到这她就无比遗憾,她虽趁乱把卢兆安一脚踹回了花厅,卢兆安却只受了点轻伤。

而且她原以为,胡公子出府后定会与人抱怨卢兆安的人品,为此还令程伯留意胡家的动静,结果过了好几日,长安竟无人议论此事,也不知道胡季真是被尸邪吓破了胆,还是性情太老实不敢公然拆穿卢兆安的真面目。

“我记得他。”杜庭兰问杜绍棠,“这位胡公子怎么了?”

杜绍棠说 “季真头些日子就没来上学,听说是生病了,我与他交情不错,还曾约几位同窗到他府上探望他,他阿爷是兵部的给事中,家就住在义宁坊。他府中下人说,季真的伤早就养好了,可头几日季真随友人出门踏青,回来后突然一病不起,他爷娘焦急得不得了,正想法子托人请尚药局的奉御呢。方才蔺承佑忽然提起胡季真,卢兆安的脸色就变了。”

滕玉意跟杜庭兰对视一眼,蔺承佑不会无缘无故提起不相干的人,以卢兆安的城府,也不会随随便便在人前失态。

滕玉意忙问 “蔺承佑怎么说的?”

杜绍棠回忆方才的情形 “蔺承佑说郡主想好好兴办四季诗社,问卢兆安可有什么好提议,聊到诗社中的这些人,蔺承佑就说胡季真生了怪病,他问卢兆安可知道这事,卢兆安说他不知道,但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

滕玉意兴趣更浓了,照这么看,蔺承佑是怀疑胡季真的怪病与卢兆安有关了。

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那晚卢兆安抛下胡季真的事只有她瞧见了,胡季真自己不说,长安几乎无人知晓,根据两人明面上的交情,胡公子突然患病,本该怀疑不到卢兆安身上去,也不知蔺承佑究竟查到了什么……

“蔺承佑还问了什么?”

杜绍棠想了想,摇头道 “没别的了,无非问卢兆安来长安后吃住可还习惯,卢兆安只在听到胡季真的时候有些奇怪,后来聊起别的事的时候,倒是泰然自若。”

他眼里涌起忧虑 “说到季真,他是个性子很迂直的人,有时候甚至过于较真,但只要相处久了,就知道他这人禀性纯良,同窗们很喜欢他,不然也不会专程到他府上探病,可惜上回没能见他一面,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

杜庭兰疑惑 “你们上回没见到胡公子?”

“他家下人说季真病容可怖,怕吓到我们,不让我们进去瞧他。”

“病容可怖?”滕玉意一愣,这段时日她已经把卢兆安的底细查了个底朝天,他祖籍扬州,祖上也曾在当地州府任过官,可惜七岁就丧了父,家境一落千丈,这些年他与寡母相依为命,为了念书几乎变卖了家中所有恒产。

这次进京应考,卢兆安听说已是负债累累,如能高中,卢氏母子算是熬出头了,万一落第,卢家今后的惨状可想而知。

可无论前生还是今世,卢兆安都一举夺了魁,而且为了尽快入仕,他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表姐,改而攀上宰相郑仆射的女儿郑霜银。

她曾疑心那树妖就是卢兆安招来对付表姐的,可程伯他们派人盯了卢兆安许久,从没见卢兆安与邪魔外道打过交道。

如今这位深知卢兆安人品的胡季真,又莫名其妙罹患怪病……

“阿姐。”滕玉意低声问杜庭兰,“你在扬州与卢兆安往来时,可曾见他举止有异?”

杜庭兰心惊胆战回想一阵,摇头道 “只知他很用功,除了日夜苦读,平日只与扬州城中的文人墨客交往,没见他有什么不妥之处。”

滕玉意陷入沉思,卢兆安是去年十月来的长安,当时表姐对他一片痴心,卢兆安功名未定,表姐论理对他还有些利用价值,可他来长安没多久就冷淡了表姐。

莫非卢兆安几月前就预料到自己会高中?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宫人过来说 “滕娘子、杜娘子,郡主殿下正寻你们呢。”

滕玉意眼波一动,抚住额头就要称病,宫人却又笑说 “两位殿下说滕娘子有把能辟邪的小剑,皇后兴致很高,令人问滕娘子在何处呢。”

三人一怔。滕玉意这病装不成了,只好随宫人去烟霞台拜见皇后。

走了几步,杜绍棠扭头要与滕玉意说话,猛不防吓了一跳 “玉表姐,你的脸怎么了?”

杜庭兰闻声回头,就见滕玉意凝脂般的脸蛋上一瞬长满了小红点,她惊慌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

滕玉意疑惑地抓挠脸蛋 “先前在船上吹风就有些不适,刚才只觉得奇痒难忍,这一阵倒是好多了,我脸上怎么了?”

“像是犯了风疾,一下子长了好些小疹子,快别抓了,当心留印子。”杜庭兰心疼地扳住滕玉意的手,“这可如何是好。公公,庄子里可有奉御?”

宫人急声道 “皇后身边就有女医官,先去拜见皇后吧,正好让医官给滕娘子好好瞧瞧。”

宫人说着这话,心里却好生替滕玉意惋惜,皇后分明有意替两兄弟相看仕女,滕娘子花容月貌,进去觐见的话,皇后说不定一眼就会瞧中,现在无故变成这幅模样,为免惊到几位殿下,只能先用帕子把脸遮挡起来了。

“滕娘子,先用帕子挡一挡吧。”

滕玉意趁取帕子的当口眺望烟霞台,恰好望见太子一行进去,回想前世那一幕,今生可不想再与太子有什么瓜葛了,这药粉藏在她身上的机关里,随便抹上一点就能激起一片风疹,虽说只能维持几个时辰,不过也足够了。

她顺理成章用帕子覆了面,打算见过皇后就借病告退。

才走到岸边,就见几位小宫人远远牵着一匹漂亮神气的红色马儿走来,那马儿四蹄如雪,鬃毛如绸缎般油光发亮,滕玉意一望就知是极难得的名驹,不由多看了几眼。

杜绍棠也很惊艳 “为何突然牵了匹马过来?”

宫人在前头笑道 “是皇后殿下今早从宫里带来的,说是要做赏赐。”

***

烟霞台里灯火如昼,诸人早已落座了。皇后坐在上首,身边依偎着昌宜和阿芝。

东侧各有两扇玳瑁六曲屏风,屏风前依次坐着淳安郡王、太子和蔺承佑。

蔺承佑面前摆着个红泥炉子,上头架着铜丝炙烤架,炉旁的竹篓里有几尾泛着银光的活鱼,看样子都是先前钓上来的,

昌宜和阿芝满脸期待地看着烤架,架上烤的那条鱼已经半熟了,正滋啦滋啦地冒着油,坐在烤架前,难免有些熏人,好在夜风把油香气都吹散了,而且炉子里也不知用的什么好炭,水阁里竟半缕明烟都不见。

太子为了让两个妹妹尽快吃上鱼肉,半开玩笑地帮蔺承佑扇火。

女官指引公子和贵女们参见皇后,皇后询问 “彭老将军的两位孙女在何处?听说是一对孪生儿,白日人太多,我也顾得上细看。”

彭花月和彭锦绣惶恐上前叩拜 “臣女参见皇后殿下。”

皇后一贯风趣,边打量二人边说 “矮个的那个是姐姐花月,高个的是妹妹锦绣。猜对了?看来本宫眼力不差。”

忽又想起什么,问 “浙东都知兵马使李将军的女儿听说诗才出众,今日可也来了?”

李淮固垂眸出了席,径自到案前叩拜 “臣女李三娘见过皇后殿下。”

皇后眼前一亮,这孩子貌美出尘,装扮也大方,往灯影里一站,宛若一株幽然盛放的玉兰。

她想起那些关于这孩子能预知吉凶的传言,不由暗暗摇头,李光远屡立奇功,膝下又有个如此出色的女儿,那些人怕李家得势,居然能想出这样的谣言。

“起来吧。”皇后问李淮固,“你叫三娘?可有大名?”

这厢说着话,那厢蔺承佑耐心烤着鱼。

烟气一阵阵飘上来,熏得他眼睛疼,不过这正合他的心意,带来的药膏快用完了,临时找不到趁手的,他只好随便抹了点滕玉意给他的药膏,哪知那药膏气味不但刺鼻,还经久不散,这一下午无论他走到哪儿,都会招来关切的问询。他统一回说是余奉御新调的药膏,但被问得多了难免心烦。

这烟气熏得久了,说不定能把他身上的药味遮一遮。

李淮固回皇后道 “回殿下的话,臣女大名 ‘淮固’,取‘淮扬永固’之意。因上头有两个姐姐,小名就叫三娘。”

皇后还待细问,宫人领人进来 “滕娘子、杜娘子和杜公子来了。”

皇后觑着三人行止,暗赞滕杜两家子弟出色,待三人到了近前,忙温声道 “免礼。噫,这孩子脸上怎么了?”

蔺承佑忍不住抬头,滕玉意脸颊上系着一方水色绡帕,只露出额头和一双水灵灵的眼睛,额头上满是又红又肿的小疹子,哪还看得出平日的姣好模样。

他狐疑望着她,昨晚她还好好的,怎么突然肿成面团了,而且还是沾满了红点的白面团。

太子和淳安郡王听说是滕绍的女儿,早把目光投到滕玉意身上,一望之下也都有些诧异,这模样着实有些骇人。

宫人忙说 “滕娘子才下船脸上就起了红疹子,像是犯了风疾。怕惊了娘娘,只好用帕子遮一遮了。”

皇后担忧地对身后的女官说 “快给滕娘子瞧瞧,天气虽然见暖了,毕竟还未入夏,湖风吹久了,身子弱的人难免受不住。”

滕玉意敛衽道 “劳娘娘挂怀,臣女这风疹每年都会发一回,不大碍事的。”

女官过来替滕玉意把了脉,也说不大妨事,开了方子请皇后过目,便让人送到司厨煎药去了。

皇后唤了滕玉意和杜庭兰近前,只遗憾滕玉意突然坏了容貌,也没法好好端详,好在杜庭兰温然如美玉,实在让人心生欢喜。

她细细打量着姐妹俩,最后牵着滕玉意的手说 “你阿娘与我年纪相近,当年她未出嫁时,我们常在一处玩的,看你这双眼睛,倒与你阿娘生得极像。来长安几日了?可还住得惯?”

她态度亲厚,待滕玉意又与旁人不同。

滕玉意顿觉四面八方投来无数道视线。

她前世就与刘皇后打过几回交道,心知刘皇后平易近人,于是含着笑意回道 “回娘娘的话,来长安快一月了,吃住上都很习惯。”

皇后满意点点头 “别大意了,这病虽说是面上的事儿,饮食上尤需留心,这几日你仔细将养,要是身子不适,就先回房歇息。”

滕玉意就要告退,昌宜却兴致勃勃地说 “滕娘子,刚才我们说到邪祟,阿芝说你有一把能辟邪的小剑,上回还用它逼退了尸邪?”

滕玉意欠身 “回殿下的话,这剑没那么神通,上回能逼退那妖邪,全因有青云观的符箓相护。”

昌宜跟阿芝对视一眼 “话虽如此,用翡翠做剑也不常见,我和阿芝好奇很久了,滕娘子能不能给我们瞧一瞧呀?

蔺承佑眼皮一跳,那剑昨晚才泡过他的浴汤,浴汤里的澡豆尤其不常见,万一让人闻出来,他和滕玉意就别想说清楚了。

他挥了挥面前的烟气,若无其事要拿别的话岔开,滕玉意却坦然从袖中取出了小剑递给身边的宫人,谦恭地说 “粗鄙之物,只怕入不了殿下的眼。”

宫人把剑呈上去,昌宜和阿芝小心翼翼把玩了一阵,又把剑递给母亲瞧 “滕娘子,你这剑从何处得的?”

滕玉意说 “这是我阿娘的遗物,来长安之前整理箱箧时偶然翻出来的,只因怀念母亲,才时时带在身上。”

昌宜和阿芝又问蔺承佑 “阿兄可听说过这样的翡翠剑?”

蔺承佑笑了笑 “没听说过。这东西既是人家心爱之物,摔碎了就不好玩了,还给人家吧,你们想要道家法器玩,阿兄替你们搜罗便是了。”

昌宜和阿芝高兴起来 “好喔,我们也要能认主的那种。”

滕玉意悄悄朝蔺承佑那边一溜,她自然知道他为何替她遮掩,其实剑上已经没有他的澡豆香味了,小涯的灵力恢复之后,不肯再老老实实在剑里待着,早上才跑出来向她讨了一回酒喝,现在剑上全是桑落酒的香气。

皇后让宫人领滕杜两人入座,扭头才发现李淮固还在身边静立,方才只顾着同滕家的孩子说话,倒把这孩子忘了,于是笑说 “回去坐吧。”

李淮固轻声应了,款步回到席上。

昌宜和阿芝问蔺承佑 “阿兄,陈二娘的故事你听了,究竟是什么妖怪偷胎儿?”

蔺承佑 “光听故事可听不出什么,阿兄又没亲眼见着那对夫妻的尸首,而且同州离长安不远,这案子若有诡异之处,早该传到大理寺来了,照我看,要么凶徒已经被当地州府抓住了,要么这传言有些失真之处。”

阿芝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疑问,歪着脑袋想了想 “那先前轮到许公子说诡事时,他说乡间有个人一年内撞见了好些妖怪,阿兄为何也说这种事不大会出现?”

蔺承佑在竹签上串上一条新鱼,耐着性子回答妹妹 “妖异逢异而生,所图各不相同。人呢,禀天地阴阳二气而生,自有乾坤相护,有句话叫‘幽而能明,否极泰来’,一个人再倒霉,也没有接连撞见妖祟的道理,明白了吧。”

这话传到下首,有位头戴金冠的小公子涨红了脸说 “世子殿下,许某绝没有说谎,在下说的这个人是我们家乡的一位亲故,那人习过道术,有一年突然遇到好些邪祟,莫名惨死不说,死后连墓穴都被雷劈了,不过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家乡还能看到那人坟前的半截墓碑呢。”

蔺承佑笑道 “许公子误会了,我不是说你扯谎,只是说这种事极少发生,而且一旦发生,那人自己多半也有问题。或者习练邪术,或者命格不对,行逆天悖理之举,难免会招致凶厄,再遇上天象异常之年,引来再多邪祟也不奇怪。”

他每说一句,滕玉意背上的汗就多一层。

许公子说的那人,想必也像她一样借命而生,结果到头来没能逃过厄运不说,连墓碑都被雷劈了。

要不要这么惨……她脸上的笑意几乎维持不住了,而且听蔺承佑这语气,显然对借命之术非常不屑。

她悄悄摸向腕子上的哑铃,它只需再响一回,蔺承佑势必对她的来历疑心,这法术绝非正道,蔺承佑又自奉名门正道,她不怕别的,就怕连累替她借命的那个人。

只恨那日蔺承佑帮她撸了半天都没能撸下来,也不知这铃铛还要在她腕子上待多久。

无意间往上一看,就见皇后凝神望着她腕子上的玄音铃,滕玉意心中一紧,这东西是青云观的异宝,莫不是被皇后瞧出什么了,下意识想垂下袖子,又知道这样做反而心虚。

蔺承佑看了皇后一眼,冷不丁对阿芝和昌宜道 “你们别缠着阿兄说这些了,方才不是说要帮着伯母给书院取名字么?”

皇后回过了神,滕玉意腕子上的那串金色小铃铛莫名眼熟,恍惚在青云观的《无极宝鉴》上还是在何处见过,只因时日太久,一时想不起来了。

应该是记错了,青云观的东西怎会跑到滕娘子的腕上,小娘子用铃铛做饰物不算罕见,没准只是相似罢了。

蔺承佑这一打岔,她的兴趣便转移到拟名字上去了 “席上小娘子也可以帮着想一想,只要拟出别出心裁的好名字,我有好物相赐。”

众人精神一振,若能得皇后赐物,该是何等荣耀。

女官把皇后准备的赐物捧出来,第一盘里是个药瓶和一根镶满玛瑙珠玉的马鞭,第二盘是一对天水碧的白玉臂钏,第三等稍次些,然而也极难得,是一匹透骨纱和几钿上好的螺子黛。

皇后兴致盎然 “能想出头一等名字的孩子,必定锦心绣口,我除了要把这瓶玉颜丹赏赐她,另有一匹千里小红驹相赠。第二和第三档只拿来做书院里的院舍之名,但也各自有赏。孩子们自可随意,能被选中自是好,没选中也未必不佳。”

席上嗡嗡作响,那瓶药竟是玉颜丹,听说这药是驻容圣品,怪不得份量压过了那对白玉臂钏。

滕玉意却炯炯地望着那根马鞭,她早就想寻一匹名驹了,岸边那匹小红驹漂亮非凡,这下唾手可得了,这等品相的名马,连程伯都未必能寻来。

淳安郡王隔窗朝岸边看了看,问太子 “阿麒,那匹小红驹是你选的?”

蔺承佑叹口气 “是我的。”

太子忍笑摇头 “堂叔不知道,阿娘为了给书院拟名字,头几日就开始选赐物,好不容易拟了几档,又嫌玉颜丹不够新鲜有趣,于是想再添一匹适合女子骑坐的小千里驹,可宫里凡是体格小点的名驹,如今都成了昌宜和阿芝的座骑,临时再买又来不及,碰巧阿大才从宫外搜罗来一匹千里小红驹,阿娘就逼着阿大把宝驹献出来了。”

众人愈发跃跃欲试,这马是成王世子亲自选的,又被皇后一眼相中,不必说,一定是匹万里挑一的好马。

宫女们把笺纸发到各人案前。

杜庭兰向来不露圭角,对于争夺宝物也不大有兴趣,静静坐了一晌,打算随便写个名字呈上去,滕玉意却在条案下拉了拉她的衣襟。

杜庭兰疑惑。

滕玉意在她手中写道 佛。

杜庭兰 这是何意。

滕玉意补充 皇后礼佛。

杜庭兰骤然明白过来,阿玉是在提醒她拟什么名字会讨皇后欢喜。

她素来心思敏锐,顿时想到,姨父手握重兵,近日又逢朝内外官员更替,书院即将重开,太子选亲看来也不远了,阿玉应该是有所顾虑,才会有今日这场突如其来的“风疹”,可是看这架势,阿玉明明想得第一等的奖品……

杜庭兰哭笑不得,你不想被皇后瞩目,就让姐姐帮你出面?

滕玉意理直气壮点点头。

杜庭兰有些为难,她也不想出这个头,可还未对妹妹使眼色,脑中就浮现一个念头,阿爷只是个国子监太学博士,太子妃人选怎么也轮不到她。即便她得了头一等,也不会因此被皇后属意,阿玉这是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她无奈拧了把滕玉意的胳膊,你呀。

既然妹妹想要,做姐姐的只能帮着谋夺了,杜庭兰认真思量一番,在纸下郑重写下两个字 香象。

滕玉意眼里满是笑意,挥笔在自己的笺纸上随便写了个 行远。

两人把笺纸一起交给女官。

等众人交齐,女官们就开始一一念名字,皇后认真听下来,欣然环顾四周 “你们以为如何?”

诸人议论一番,一致认为三个名字最好 东游、自牧、探骊。

皇后问 “这几个名字是谁拟的?”

某位小娘子欠身 “回皇后殿下的话,‘自牧’是臣女拟的。”

武绮也起了身 “‘探骊’二字是臣女取的,列子有云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依臣女的皮相之见,学问就如‘千金之珠’,念书好比‘探骊得珠’。”

皇后抚掌 “也算是别出心裁了,‘自牧’朴实内蕴,‘探骊’气势飞远,难得都无脂粉气息。”

又问 “东游’又是谁拟的。”

郑霜银起身 “‘东游’二字是臣女拟的,取自‘云将适遭鸿蒙”的典故,”

皇后唔了一声 “云将求知,从‘不知所求、不知所往’,到‘有问而应之’,恰与书院的宗旨相合。‘东游’二字尤其贴合当今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难得好名字。”

众人钦羡地看着郑霜银,看样子这头一等的赐物要归她了。

蔺承佑看了眼滕玉意,刚才她眼睛那么亮,摆明了想把玉颜丹收入囊中,可她不知取了个什么糟糕名字,连头三名都没入。

即便她自己不想出头,可为何连杜庭兰也没动静?

她心思那么灵透,就不知道伯母礼佛么?

瞧她这一头疹子,再不好好想法子,药丹就归别人了。

他取下腰间的匕首剔鱼骨,剔了两下又停下,看在她昨晚送他胡药的份上,他勉为其难替她想想主意吧。于是不动声色把烤鱼放入盘中,就要招阿芝过来说话。

哪知这时候,皇后一指案几上的另外两张笺纸,笑问 “这‘香象’二字是哪两位小娘子取的?”

杜庭兰早就听说自己名字没选上时,就遗憾地握了握滕玉意的手,滕玉意却始终胸有成竹,前世在大隐寺,她曾陪皇后斋戒数日,皇后礼佛如此虔诚,绝不会瞧不上那两个字的。

皇后这话一出,滕玉意刚浮到嘴边的笑容凝住了,两位?除了她和表姐,还有谁想到了这名字?

杜庭兰起身回话,恰巧李淮固也同时起身,两人错愕对望一眼,旋即又微笑。

皇后 “你们为何想起这名字了?”

杜庭兰柔声说 “回娘娘的话,《优婆塞戒经》有云 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可见香象能悟道,全在‘尽底’二字,悟道有深浅,求学亦一样,书院以‘香象’命名,也警示做学问时应当‘沉心尽底’。”

太子一直在留意滕玉意,他在滕绍的军中历练时,常见滕将军把女儿在家里中默写的一些字帖拿出来看,滕将军似乎很思念女儿,对着字帖一看就是大半个时辰。

那字很神气,可惜不够整齐,老师明明画好了框子,字却不肯老老实实在框子里待着,不是飞到一边,就是歪斜如小蝌蚪,不知是为了气老师,还是为了气阿爷,总之一看就是个不守规矩的孩子。

这让他想起阿大,小时候他和阿大同入崇文馆念书,阿大也是这样淘气。

自打见了滕玉意的字,他就对滕玉意万分好奇,字已如此,不知人会怎样活泼精怪,今日倒是如愿见了,可惜滕娘子突然生了风疹,连模样都瞧不清。

听到杜庭兰那番话,太子这才转眸看向杜庭兰,爱读佛经的是不少,大多只知照抄照读,这位杜娘子年纪不大,倒把佛经里的典故都吃透了,看她温柔如兰,应是个时时心存善念之人。

李淮固莞尔 “杜娘子说的,也正是臣女所想。”

“难得你二人有如此巧思。不只念书,世间万般学问皆如此。” 皇后兴致勃勃,“‘香象’书院……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就知这名字取到皇后心坎里了,忙道 “这名字典雅雍容,寓意深远,当属今夜之冠。”

昌宜说 “阿娘,这下怎么办,有两位女才子想到了一等好名字,可玉颜丹和小红驹各自只有一件。”

女官们 “殿下悉心筹备,临时也不好再添别的宝物,要不请杜娘子和李娘子各取所需吧。”

滕玉意心里猫抓似的,可惜这么好的名字,叫李淮固也想着了,她当然更想要那匹小红马,但她脸上还长着“疹子”,在旁人眼里,显然玉颜丹对她诱惑更大,她若怂恿阿姐拐弯抹角讨要名驹,没准会不小心露出马脚。

眼下只能先看李淮固怎么选了。

李淮固恳切开了腔 “能得皇后赐物,是臣女一生之幸,容臣女斗胆一言,玉颜丹仅此一瓶,杜娘子与滕娘子又是姐妹,滕娘子脸上生了风疹,比臣女更需要这瓶灵药。”

皇后颔首,李娘子体格纤弱,纵算得了千里名驹也只能转赠父兄,原以为她更想要玉颜丹,想不到她主动将药让出。

“杜娘子,你以为如何。”

杜庭兰只当妹妹想要玉颜丹,李淮固这话正合她心意,便也说 “一切全听皇后殿下安排。”

蔺承佑心里好不奇怪,原以为滕玉意得了玉颜丹会藏不住喜色,可她眼中竟平静无波。

怪了,难道她不想要玉颜丹,而是瞧上了那匹小红马?

那马儿刚从大宛国而来,日行千里不在话下,他虽见惯了名驹,却也是头一次见到这等体格玲珑的千里马,滕玉意性子与寻常小娘子不同,一眼瞧上倒也不稀奇。

皇后扭头问蔺承佑等人 “你们几个以为如何?”

蔺承佑笑着开了腔 “伯母,观里还有一瓶雪莲丹,珍异不在玉颜丹之下。”

皇后微露笑意,这孩子聪明到骨子里去了,既是皇室赐物,拆开赏赐显得何其局气,有了雪莲丹就好说了,只需再添一匹好马就成了。

淳安郡王闲闲搁下茶盏 “皇嫂,南诏国为了进给国丈贺寿献了一批好马,现养在马厩中,为弟稍后去找顾宪,请他再挑一匹体格娇小些的。”

皇后暗暗点头,南诏国太子也是挑马的个中好手,这下好了,杜娘子和李娘子依然是各人一套赏赐。

“那就有劳敏郎了。”

淳安郡王垂眸欠身。

众人益发称羡。

皇后笑着说 “你们可听见了?玉颜丹给杜娘子,雪莲丹给李娘子,至于两匹马儿,岸边那匹小红马给李娘子,回头南诏国挑的那匹就给杜娘子。”

李淮固和杜庭兰出席谢恩。

皇后把第二档和第三档的珍宝分别赏给郑霜银等人,便令散席了。

路过岸边时,滕玉意遗憾地望着宫人们把马儿牵走,枉她花了这么多心思,这可爱的小红马还是归别人了。

***

次日用过早膳,杜夫人带杜庭兰和滕玉意收拾好行装出来,路上遇见李淮固母女,两家人便结伴出了月明楼。

山庄门口车马骈阗,络绎有各府的犊车出来。

东侧的角门上,有几名身着黄裳的小宫人领着两匹马儿静候新主人,一匹马儿鬃毛红如烈焰,正是昨晚那匹小红马。另一匹身如紫缎,神骏不在那匹红马之下。

滕玉意透过帷帽观赏两匹名驹,看来紫马是昨晚淳安郡王和南诏国太子选的另一匹千里马了。

虽有这出色的紫马相称,她依旧觉得红马更漂亮,而且红马性子似乎更欢腾,站在人前神气活现的,看样子蔺承佑当初似乎很爱惜此马,连马鞍都与众不同,白玉鞍配墨色锦鞯,在日头下格外耀眼。

滕玉意怅然叹气,名鞍好找,名马却不好寻,就算让程伯亲自去挑买,也未必能寻到品相接近的了。

宫人牵着两匹马过来,欣然说 “两位小娘子领赏吧。”

李杜两家的长辈就要扣头谢恩,宫人忙说 “皇后殿下早有吩咐,不必跪恩了,殿下还说,若是两位娘子身子怯弱不敢骑马,大可以转赠父兄,无需有所顾虑,只要物尽其用就好。”

“这红马赏李娘子的,这紫马是赏杜娘子的。”另一位宫人笑眯眯分发缰绳。

李淮固似乎为了表示对皇后赐物的尊重,亲手去接红马的缰绳,不料一下子,那红马竟挣脱了缰绳,踢踏踢踏朝杜庭兰和滕玉意走来。

李淮固怔在了原地。

宫人一惊之下,赶忙去拖拽马儿的缰绳,小红马却自顾自绕着杜庭兰和滕玉意踱来踱去,看着慢慢悠悠的,却怎么也逮不住。

滕玉意起先只当小红马调皮,越看越觉得不像,马儿看上去是绕着她和姐妹走,鼻头却一直对准她,又是闻又是打喷嚏,活像她身上藏着什么美味似的。

这时帝后的御辇从正门出来,太子和蔺承佑骑马随侍左右。

众王公扭头瞧见东侧门的情形,又好笑又惊讶 “这小红马好有脾气。”

宫人们唯恐惊到帝后的御辇,不得已上前禀奏 “这马儿突然发起倔来……死活牵不动,可要奴婢们多叫几个人把这马绑到李府去?”

圣人在车中问 “这是阿大的那匹赤焰骓?”

皇后无奈地说 “可不是,简直跟它原来的主人一样调皮。本来要赐给李光远的女儿的,这该让李家多下不来台。阿大,你养过它,你说怎么办。”

蔺承佑在马上笑说 “冤枉,这马在侄儿手里的时候可听话得很,侄儿过去问问它怎么回事。”

他翻身下马,很快走到李杜两家面前,两家人纷纷行礼 “世子殿下。”

蔺承佑点了点头,口中呼哨一声,小红马就欢快地朝他跑来。

蔺承佑摸摸小红马的鬃毛 “个头不见长,脾气倒是一天比一天大了。走吧,去你该去的地方。”

说着拽过缰绳,亲自牵马朝李淮固走去。

李淮固裙裾微动,轻轻退到一边 “世子。”

蔺承佑到了她近前,正要把缰绳递给她身旁的下人,一个不留神,小红马又掉头朝杜庭兰和滕玉意跑去了。

蔺承佑装模作样地呼哨几次,那马儿依然不听话,不是回他身边亲热拱一拱,不是围着杜庭兰和滕玉意转一转,横竖不肯去李家那边。

大伙忍俊不禁 “这马儿是要自己挑主人了?”

太子对皇后说 “阿娘,这马到阿大身边没多久,估计他也不大清楚这马儿的习性。”

蔺承佑无奈回到马上 “伯母,我也拿它没法子,反正两匹马品相不相上下,要不就把那匹紫光骝赏给李家,把这匹赤焰骓赏给杜家吧。”

淳安郡王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蔺承佑。

皇后不疑有他 “罢了,万物有灵,既然那小倔马自己找了主人,就随它去吧。”

于是两匹马调换了位置,紫光骝归李淮固所有,赤焰骓赐给了杜庭兰。

***

滕玉意一行回到长安已是下午。

姐弟三人回房换好衣裳,兴冲冲去马厩看小红马。

这马一进府就交给了专门照管马匹的管事,进府后小红马出乎意料地听话,吃了草料喝了水,懒洋洋在马厩里晒太阳。

滕玉意让管事把小马放出来,高兴地围着它转来转去 “我还担心它又犯倔呢。”

她走到哪儿,小马的鼻端就跟到哪儿。

杜绍棠咦了一声 “我原以为它喜欢阿姐,可现在瞧着,它喜欢的好像是玉表姐。”

杜庭兰试着去牵小红马,果然牵不动,她奇道 “还真是。”

“别急,我知道怎么回事。”滕玉意慢条斯理从袖笼里取出一囊石冻春,她今日身上除了惯用的香囊,就只带了这囊酒,这马儿兴许是闻到她身上酒香了,所以一个劲朝她跟前凑。

她拍拍小红马的脖子 “小马儿,你也馋酒吗?”

说着把酒囊凑到小红马跟前,小马鼻子一抽,居然打了个震天的喷嚏,紧接着往后一退,呱嗒呱嗒逃回了马厩。

滕玉意愣在了原地,杜庭兰和杜绍棠面面相觑。

“这哪像爱酒,分明没闻过酒味嘛。”杜绍棠道。

滕玉意疑惑了,她与这匹马素昧平生,那么喜欢往她身边凑,总该有个缘故。

她纳闷打量自己,除了酒囊,身上还有什么能引起一匹千里马的兴趣?

她解下腰间的香囊看了看,她自小爱用玫瑰熏香(注1),此花稀少,除了她鲜少有人用来做香料,但就算气息独特些,也不至于让一匹马对她另眼相看。

“阿玉,我劝你别琢磨了,诸事讲究缘法,马儿也不例外。”杜庭兰温柔打量小马,“我说你昨晚为何撺掇阿姐,原来早就相中它了,现在它是你的了,你想好给它取什么名字了吗?”

杜绍棠帮着出主意 “玉表姐,它这一身红鬃鲜艳如焰,要不就叫它朱儿吧。”

滕玉意走到马厩前,踮脚再次抚摸小红马的脑袋,眼看它不躲不避,不由愈发欣喜。

她搂住小红马的脖子,开心地把自己的脸蛋贴上去 “‘朱儿’这名字太普通了,我这小红马是独一无二的,我得好好给它取个好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错误举报